建瓯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长春老式理发馆剃头讲究多 [复制链接]

1#

长春老式理发馆


    剃头讲究多


[导读]理发员,过去叫剃头匠;先是用刀子剃光头,后来才用推子剪头。现在叫理发店,过去通化地区叫剃头棚。昔日,通化有五家理发馆:连发号、祥太社、协和轩、春发堂、连凤阁。


        理发员,过去叫剃头匠;先是用刀子剃光头,后来才用推子剪头。现在叫理发店,过去通化地区叫剃头棚。昔日,通化有五家理发馆:连发号、祥太社、协和轩、春发堂、连凤阁。


    剃头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理发店里理发,另一种则是挑剃头挑子四处走为人理发。剃头挑子的一头是方凳,另一头有带刁斗子(或水刷)的旗杆和三节圆笼,上层是铜盆,中层是铜锅、下层是生着炭火的炭盆。旁边有个架儿,并且挂着当刀布。


    剃刀从何处下刀都有讲究。普通人从头旋儿下刀。一般地讲:


    僧前道后,男左女右。


    刮胡须也有讲究。要先在争嘴窝子下刀。刮胡,先从下往上刮,再用刀压下来叫


    压毛孔


    ,这样刮不受风。


    剃头铺的幌儿(朝阳取耳、清水洗头),是自己制作的。剃头铺的房子都是正房,一整天都有太阳。剃头铺行话叫


    朝阳


    。剃头铺的幌儿如同古代的旗帜,上边写有八个字:


    朝阳取耳、清水洗头


    ,说明当年没有照明电灯,只能靠阳光才能把耳屎掏干净,只能靠阳光掏耳屎时则更安全。广告词字虽不多,却反映理发历史的悠久,即没有电的时代。不挂这样的幌儿,说明你没有学过剃头,不是专业出身,技术不全面。为了个人清洁卫生,只有用烧热的


    清水洗头


    ,才能感觉到清爽感、愉悦感、舒服感。


    掏取耳屎,有两件小巧的工具,一是耳勺,二是耳掸(dan胆)。不是金属的而是竹制的长柄耳勺,可以保证安全,不伤皮肤。耳掸,是用鹅子的腚尖毛做的,一个腚尖毛只能做两个耳掸。腚尖毛上有油而不粘,肉眼看不出来,非常洁白、柔软、美观,经久耐磨,永远不坏,鸡毛、鸭毛都不行。用耳勺掏完耳屎,再以耳掸清理耳屎,感觉非常舒服。


    理发店的行规:1、不准乱动理发工具。工具的位置,都要相对固定,一旦移动位置,使用不便,影响工作。2、不收第一个进店剃头人的钱,头一个进屋的人不给他剪头,剪了也不收钱;要钱等于一天不挣钱。头一个不顺,一天不顺利。3、不准吃葱蒜酒。吃葱蒜,口中有难闻的气味,顾客难以忍受。4、不准靠墙站着,没有顾客也不准坐理发椅子。剃头是站着做活,在学徒期间就要求练站功。


    目前,通化师范学院正着手将剃头匠习俗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王耀辉报道)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