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福建地质旅游 [复制链接]

1#

《福建省旅游地质资源图》说明书

福建省地质学会旅游地学研究会编写.7

主编:林斯扩余熙明

概述

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东经°~°,北纬23°40′~28°20′。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华南褶皱系,历经了澄江、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及喜马拉雅运动等漫长的地壳活动阶段,形成了本省四个地貌特征:(1)西北高、东南低;(2)丘陵、河流多,平原少;(3)断陷盆地和河谷盆地多;(4)海岸曲折,岬角、港湾如蛟龙挥爪,岛屿星罗棋布。

多期性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丰富多姿的福建旅游地质资源,并有规律地呈带状分布。福建西部地区(*和-广东大埔一线以西),主要以丹霞与喀斯特(岩溶)两种地貌景观为主。福建东部地区(*和-广东大埔一线以东),主要以花岗岩、火山碎屑岩、玄武岩以及滨海等地貌景观为主。

福建还是环太平洋构造带中的一个重要地段,在漫长地质变迁过程中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地质现象,如古火山口、各种类型的泉、复杂的构造带以及典型的岩石、化石、矿产等,可供地质科学考察与研究。

由此,福建旅游地质资源可归纳为两大类型:即观赏型景观与科学考察型景观。观赏型景观细分为八个亚类:(1)丹霞地貌景观;(2)花岗岩地貌景观;(3)喀斯特地貌景观;(4)火山碎屑岩地貌景观;(5)变质岩地貌景观;(6)玄武岩地貌景观;(7)滨海地貌景观;(8)溪湖地貌景观。科学考察型景观分为:(1)典型岩石、矿产、化石;(2)重要地质现象。

一、观赏型景观

(一)丹霞地貌景观

丹霞地貌,系年我国地质学家在粤北仁化县丹霞山作地质调查时命名的,它相当于距今一亿至七千万年的白垩纪后期至第三纪初期阶段的陆相沉积岩,是一套褚红色砂砾岩、泥岩等岩层组成。其特点是岩层产状平缓,垂直节理发育,多形成方山状、城堡状、宝塔状、柱状等座座孤峰和岩洞,故又称假喀斯特地貌。

本省丹霞地貌分布于闽北、闽中、闽西、闽西南一带,北起浦城浮盖山,南至连城冠豸山,其中著名的有崇安的武夷山,泰宁金湖,永安桃源洞,连城冠豸山等风景区。

1.武夷山

位于崇安(五代闽永隆三年()划建阳县西北地置温岭镇,南唐保大九年()为崇安场。宋淳化五年()升为县。历属建宁*、建宁府、建宁路、建宁府、建安道。年曾设苏维埃*府。年5月9日解放,历属建瓯专区(建阳专区)、南平专区、南平地区。年8月21日撤销崇安县,设立县级武夷山市。年,设崇安镇,为武夷山市辖五镇之一。年11月,福建省人民*府批复同意撤销崇安镇,设立崇安街道,从原城东乡划出4个村归崇安街道办事处管辖。)西南15公里,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米至米,最高峰三仰峰为海拔约米,高差约米,南部九曲溪,北部章堂涧分别由北西向东南穿过南北主要景区,各长7.5公里。东部崇阳溪由北东流向南西与景区相连,总面积达70多平方公里,西部与西南部分别与侏罗纪南园组、震旦纪地层及燕山期花岗岩断层接触。

景区上白垩纪赤石群地层结构独特,地貌景观壮丽。北东向与北西向两组高角度断裂交叉切割,使景区形成菱块状断块,加以重力、流水冲刷等作用,溪谷纵横交错,群峰鼎峙,参差错落,状如万马奔驰,腾蛟起凤,气魄及其雄伟,郭沫若赞曰:“六六三三疑道语,崖崖壑壑竞仙姿”,如玉女峰、大王峰、天游峰、三仰峰、鹰嘴岩、观音岩、接笋峰等36峰,99岩与九曲溪构织成“曲曲山迴转,峰峰水抱流”的绝妙景观。

武夷山不仅碧水丹山,而且有独特的动植物,如角蛙、笔猴、凤蝶以及雪松,绿叶镶红边的奇茶——大红袍等稀世生物群落还有悠久的历史古迹,如年前唐尧时代的“崖棺葬制”以及汉代古城遗址等。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历代名人,络绎不绝游览了武夷山,如李商隐、范仲淹、李纲、陆游、朱熹、徐霞客、戚继光、袁枚等,都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和摩崖石刻。

2.金湖系指闽江支流的金溪上游,它贯穿泰宁县境,向西南至梅口转南直抵池潭水电站为止,全长60多公里。年国家在金溪芦庵滩兴建发电量达10万千瓦的发电站,截断金溪,形成长条状的浩瀚人工湖。涨水季节,湖水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约三千六百公顷,建成一个“高峡平湖”,故称金湖。

金湖主风景区在泰宁县至梅口段的金溪北岸及梅口至弋口段的金溪西岸地带。面积约多平方公里,主风景区约75平方公里。

景区内白垩纪地层受北东与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形成千峰林立、峭壁悬崖的断块山,加以岩层本身两组节理发育,断裂多沿节理面裂开,形成大大小小的一线天、断层壁,如“大赤壁”、“李家岩”、“幽谷迷津”、水、陆一线天等。特别是大赤壁,位于梅庵之北溪边,峭壁耸峙,高约多米,宽约米,断面光滑,红艳如火,气宇昂然,这与长江*岗的苏东坡游赤壁以及湖北蒲圻县北的周瑜火烧赤壁处的赤壁大相径庭,被誉为“天下第三赤壁”。

湖西的“猫儿山”的大猫,昂首东望,竖耳远听,虎视眈眈,似欲跳湖东去,但湖面太宽,望湖兴叹,形神毕肖。湖畔情侣峰,相对怡然,若有所思。三剑峰如利锷刺天,刺破青天永不残。百里湖面,湖光潋滟,非昔日淙淙细流的金溪可以相比。湖水涨,千山没,水绕山间,曲折萦回,构成一幅湖中有山,山中有湖,湖山掩映,景物超然的画面。泛一叶扁舟,穿“一线天”,出“迷津谷”,游大赤壁,水荡山多,碧水丹山,宛如世外桃源,飘飘乎不知其所止,大有:“百里湖山百里景,一步涧崖一步诗”的美丽画卷。

3.桃源洞

位于永安市北东10公里处的栟榈山,是永安红色盆地的北东边缘,面积约三十平方公里,主风景区四平方公里,是闽中唯一的一个小巧玲珑的丹霞地貌。

永安盆地近北东南西向展布,沙溪(此段称燕江)由西向东贯穿景区中部,有桃源洞、百丈崖、栟榈潭、望天龟、象鼻岩、凤冠亭、一线天等名胜古迹70多处,风景幽雅。

桃源洞“一线天”不仅在八闽独占鳌头,就是在东南几省也是首屈一指,它长米,高约米,直通跨虹桥凤冠亭附近,它是由北东、南西向张扭性断裂引起,加之在垂直节理面上滑动而成,最狭处0.4米,最宽处约1米,一般仅0.5米左右,似弧型裂缝,从顶到底,由直立到80度。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用41字描述了永安桃源洞“一线天”的特点:“缝隙一线,上劈山巅,远透山北,中不容肩,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山、浮盖,未曾见如此大而逼,远而整者”。宋代李纲也曾在桃源洞通天亭栟榈山后题有:“轩窗秀忆胡麻饭,水石情牵小武夷”、“列岫笼烟红削玉,澄潭浸月碧水漪”等脍炙人口的诗句。

4.冠豸山

位于连城盆地东缘1.5公里,山体近南北向长廊状延伸,面积约75平方公里,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南至莒溪,北抵迪坑,西与连城盆地下白垩纪沙县组红层断层接触。最高峰灵芝峰,如一朵灵芝,巍然挺拔,海拔米,比高约米,山之东侧以北东向断层与燕山期花岗岩接触。

冠豸山的特点是面积大,景物集中,群峰参差错落,展布紧凑,雄伟雅致,自然布局结构匀称,高、低起伏的山峦连绵不绝,涧、谷、峰、岭、串成一线,以99级“梯云栈”相勾连,景物也有独特之处,如“寿星岩”、“疯僧戴帽”、“马头岩”、“一线天”、“长寿岩”、“石门湖”、“照天烛”、“灵芝峰”、“五老峰”、“小崆峒”、“莲花洞”、“摩天峰”、“北堑雄关”的石林等景观均不同凡俗。特别是“寿星岩”,其砂砾岩层理,被大自然雕刻成如此逼真,活像老翁闭目静思,怡然自得,堪称一奇。其它如由南北断裂形成的“一线天”,高达米,宽从10多米至20米,状如天堑,地势险峻。“照天烛”,高20多米,底座圆周长40多米,矗入云表。

冠豸山南麓尚有“石门湖”,今已成人工湖,湖之四周,林木蓊郁,幽深秀丽。清代《四库全书》总编纂纪晓岚的“追步东山”,民族英雄林则徐手书“江左风流”题匾,清翰林朱阳的“上游第一观”等题刻以及“五贤书院”、“东山草堂”等历史遗迹,均为研究冠豸山发展史的宝贵资料。

(二)花岗岩地貌景观

花岗岩在本省东部地区广泛分布,如漳州、厦门、龙海、惠安、南安、晋江、泉州、仙游、福州、连江、宁德、霞浦、福鼎等地,形成壮丽的地貌景观的景区有福鼎太姥山、厦门鼓浪屿、万石山、泉州清源山、漳州云洞岩、福州鼓山、连江青芝山等。它多以城堡式、峡谷式、尖峰式、峰林式、长柱状、长垣状、鱼脊形、球卵形等地貌景观出现,主要为距今七千万年的燕山晚期的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晶洞钾长花岗岩等。其特点是险峰突兀,巍峨陡峭,挺拔多姿,如太姥山覆鼎峰、鼓山屴崱峰、仙游云居山、泉州清源山等。

1.太姥山

位于闽东偏北,福鼎县南60多公里,秦屿镇西15公里,由燕山晚期钾长花岗岩侵入而成,面积约30多平方公里,主景区约10平方公里,海拔自至米间,最高峰覆鼎峰,海拔米,群峰耸拔,巍然屹立于东海之滨,它以“石奇、洞异、峰险、云雾多”四绝著称。

太姥山花岗岩体内断裂十分发育,主要由北西向与北东向两组构成。北东向一组构成太姥山近东西向断块,平行排列,从北向南,断块逐渐下滑。通往覆鼎峰的南北向通道,须沿南北向断裂带的“一线天”或堆积的脊柱攀登,要横穿过五个断裂带,才能登上白云寺、覆鼎峰。花岗岩体本身水平与垂直三组节理相当发育,沿节理面滑动,形成方格状裂隙网,再经重力崩塌作用形成险峰。岩石多以浑圆状、球状、锯齿状、板状、柱状等各种形态出现,如“夫妻峰”、“二佛谈经”、“玉猴照镜”、“十八罗汉”、“佛祖坐禅”、“仙人锯板”、“弥勒坦腹”、“九鲤朝天”、“蟾蜍赏月”、“仙人穿衣”、“金猫扑鼠”、“南北斗仙翁下棋”、“太公钓鱼”等奇景。

“洞”是太姥山独特的景观,一是多,二是复杂,纵横交错,互相勾通,三是形态奇,四是长,有的可达10多公里,这些特点,取决于网格状断裂与垂直节理的活动,构成大大小小,千千万万个岩洞,规模之大,为花岗岩地貌区所罕见。“既窈窕而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是我省寻幽探险的一大奇景。

太姥山面临东海,受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很大,早晨多云雾,缭绕弥漫,山峰时隐时现,景物形象随不同季节、气候、观察角度和时间而变化,特别是“夫妻峰”、“太公钓鱼”、“南北斗仙翁”下棋、“蟾蜍赏月”等景观变幻更大,惟妙惟肖,观者无不叫绝。

太姥山的四绝,使古今中外名人为之倾倒。汉武帝时曾令大臣东方朔册封天下三十六名山,太姥山就被列为“天下第一山”。唐、宋、元、明、清以来,山南山北建有三十六寺院、庵宇。理学家朱熹亦曾在太姥山玉湖庵草堂注释《中庸》一书,名人墨迹和摩崖石刻在山峰白云寺等处均可见到。“太姥无俗石,个个是神工。随人意所识,万象在胸中。上天有穹洞,入地多幽窿。胜景无穷致,游人思来重。”这首诗是对太姥山奇妙风光的写照。

2.青芝山

青芝山又名百洞山,位于闽江口北岸,琯头镇北西三公里的莲花山东南侧,距福州约五十公里,风景区由距今九千万年燕山晚期晶洞钾长花岗岩组成,它入侵于侏罗纪南园组火山岩系地层中。景区面积虽仅二平方公里,但有景之多,如“三玉蜍”、“八仙岩”、“西施浣纱”、“醉翁石”、“猴遗矢”、“仙桃”、“猕猴出洞”、“苏武牧羊”、“三友岩”等。山中岩洞也多,或明或暗,时断时续,虽不如太姥山之妙,但亦相当别致,从岩洞的排列与曲折方向观察,大体上随北东、与北西向两组断裂而产生,如“蝙蝠洞”、“一线天”、“五曲洞”等。

青芝山是闽江口唯一秀丽的花岗岩地貌景观,景区海拔虽只有多米,比高60多米,但林木森森,绿草如茵,气候适宜,冬暖夏凉,四季如春,交通方便,且靠近琯头闹镇,故明、清以来,明人相继在青芝山开辟修整,休憩讲学。明代开山鼻祖侍郎董应举,创建了百洞山后,宰相叶向高与李友我等相继前来青芝山游览,号称“三友”,今尚留有“三友岩”遗迹。民初,国民*元老,国府主席林森,晚年亦曾在青芝山建立别墅,名“啸余庐”并供奉玉佛一尊,继又建林森藏骨塔,至今均完好保留。

3.鼓山

位于福州市东郊九公里,巍然鼎峙于闽江北岸,景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整个山体由燕山晚期钾长花岗岩组成,群峰耸拔,怪石嶙峋,古木参天,云蒸霞蔚,气宇磅礴。最高峰屴崱峰,海拔米,北部岩与闽省著名的避暑胜地鼓岭相连。著名的涌泉寺建于海拔多米的山腰,四周群山环抱,亭、台、楼、榭遍布山岗,涧谷幽邃,清泉淙淙,群鸟啾啾,环境异常清幽。

山中花岗岩,已历尽九千万年的沧桑世变,经受频繁的地壳升降活动与构造变动以及节理发育的影响,岩石被自然雕塑成千姿百态,如“风动石”、“蟠桃林”、“双髻石”、“石鼓岩”、“喝水岩”、“国师岩”、“灵源洞”、“蹴鳌桥”、“龙头泉”、“玉笋林”、“白云洞”、“海音洞”、“浴凤池”、“卸甲岩”等几十景。特别是“喝水岩”现存的南北向一条干沟,流水早已沿断裂面溜走,引起了许多神话传说,这非神晏法师所能“一喝水东流,禅心归寂”,是大自然的威力,使沟水枯竭。

景区山高、林密、石奇、景多、碑刻多、诗词多、佛经多、历代名家书法多,如蔡襄、李纲、朱熹、朱德、郭沫若等题刻遍满喝水岩一带,不单是八闽旅游胜地,而且是中、外地质学家和学者研究幔型与壳型花岗岩以及探讨古今诗词、书法艺术、历史、考古等极为重要的场所。

4.麦斜岩位于仙游县北东31公里的钟山村东北向的云居山山腰,海拔米,最高峰云居山,海拔6米。整个山体由燕山晚期晶洞钾长花岗岩组成,附近有少量燕山晚期石英闪长岩等岩体,周围为侏罗纪南园组中、上部火山岩系地层,大面积花岗岩体则鼎立于钟山山间盆地东侧,盆地呈眼球形,东西宽,南北尖灭,最宽处达2.5公里,长约4.5公里,南向尖灭于九鲤湖,北向收敛于麦斜村。盆地至麦斜岩比高约米。

麦斜岩是山间盆地的花岗岩地貌景区,与鼓山、青芝山的花岗岩同属燕山晚期,呈雁行排列于沿海一线。重力滑动、X型断裂与垂直柱状节理、球状剥蚀等地质作用相当剧烈,或因裂隙产生,或因转石崩塌堆集而构成岩洞,或因球状风化形成各种肖像,形态甚奇,如“牛马饮水”,“熊罴登山”、“风动石”、“蘑菇石”、“观音石”、“莲花石”、“石龟”以及“梅花洞”、“玉泉岩”、“印真洞”、“环竹洞”等十几景。

九鲤湖位于钟山村东南10公里,莒溪支流西北三公里处,这一带大面积分布了钾长晶洞花岗岩,晶洞大小不一,大者直径可达2米,小者几厘米,受流水冲蚀和重力作用、温差变化等影响,使花岗岩体形成柱状、浑圆状、板状、球卵状等各种形态,如蓬莱石、瀛洲石、羽化石、玄珠石、龙擦石、枕流石等。晶洞则被改造成窝穴、瓮穴、锅穴、葫芦穴、脚印等,这些形形色色的石头与洞穴,使九鲤湖增添了不少神话传说的色彩。湖之东侧,受北西向断裂切割,成V形狭谷,溪水经乌亭即沿陡峭的断层崖一泻直下,千仞珠帘,璀璨夺目,蔚为壮观。九鲤湖的飞瀑,久已闻名,从上而下共有九级落差,计米之高,从上到下分雷轰漈、瀑布漈、珠帘漈、玉柱漈、石门漈、五星漈、飞凤漈、棋盘漈及将*漈等,其中以澡瀑布漈、珠帘漈、玉柱漈落差最长,特别在涨水季节游览飞瀑,更加雄伟。徐霞客赞它:“庐山之叠泉、雁荡之龙湫,只一长擅胜,而九鲤湖则峻壁环锁,瀑流交映,集奇撮胜,惟此为最。”。九鲤湖面积虽只0.3平方公里,但飞瀑、怪石、异穴、在沿海一带殊为一大特色,此外V型狭谷尚不断加深,新构造运动仍继续进行,是研究新构造运动的极好地点。

5.泉州清源山、龙海云洞岩、鼓浪屿日光岩、万石山、浦城梦笔山等

以上五景区全由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等构成险峰,异洞、奇岩,怪石、幽谷、断崖和清溪流涧,它们多以自然肖像而取名,如清源山的“圣泉”、“瑞香泉”、“狮子峰”、“回舶峰”“莲花峰”、“石笋”、“石龟”;厦门万石山的“象鼻峰”、“万石朝天”、“中岩玉笏”、“高读琴洞”以及鼓浪屿的“日光岩”等,或以历史名人传说而命名,如浦城的“梦笔山”,相传南朝时著名文学家江淹在该山梦神人授以五色彩笔,从此文思大进,落笔成章,世所谓“江淹梦笔生花”因而梦笔山驰名遐迩。现实优美的自然景观与浪漫美妙的历史传说相结合,更使名山增添无穷的风韵。

(三)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喀斯特”是以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的利亚半岛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而命名的,其特点是石灰岩长期受流水的溶蚀作用而产生各种溶洞、地下暗河、石林、石笋、石钟乳等形态的总称。我省喀斯特(岩溶)地貌,局限于西南拗陷带东西两侧的边缘部位,北自将乐向南西延伸经明溪、宁化湖村、永安大湖直至龙岩、上杭、连城交界处,断续零星分布,分布面积不大。地层大约距今三亿五千万年至二亿五千万年前形成的上石炭世船山组与下二叠世栖霞组的纯灰岩、燧石灰岩白云岩等,产生岩溶地段多在断裂密集地区,水循环作用沿构造裂隙渗透溶蚀,岩溶类型以构造裂隙性洞穴为主,如楼台型、厅堂型、漏斗型、迷宫式、环式、羽状、枝状、峡谷型、矩型、椭圆型、工字型等。洞内石钟乳的形式,以石笋、柱状为主,石钟乳次之,密集针状石钟乳更是少见,多是石合、石烛、石牙、石柱等。洞直线最长达米,一般仅多米至几十米,洞内比高一般在5至10米,其形成时期,当在燕山运动晚期形成断裂后,经长期活动产生溶洞,距今约七千万年至九百万年之间。1.玉华洞位于闽西将乐县城南东八公里的梅花井西南圳头山下,地层为深灰色灰岩、燧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被北东向和东西向两组断裂切割,形成断块。溶洞类型以厅堂式、裂隙型、穹型、迷官式为主,洞内石钟乳以石笋、石柱为主,石牙、石台、石烛等次之,洞南北分布,长约5公里,宽5至30多米,总面积约三平方公里。洞中有小暗河三股,时没时现,从北东流向西南进口处经漏斗下坠。洞中石笋、石钟乳、石柱、石花、钙华流交织成一幅锦秀画屏。或凌空垂帘,千丝万缕,或岗峦起伏,虎啸猿啼;或宵汉银河,繁星点点;或擎天巨柱,巍然独立;或波涛汹涌,蛟龙吐珠;或云雾飘渺,婷婷玉女;或溪水潺潺,梯梯良田;或琼台玉字,殿堂壮丽;或山穷水尽,曲径通幽;或萦回深邃,豁然开朗;或高山积雪,一泻千里;或晴空万里,雨后春笋,真乃天下奇观。特别是“瑶池玉女”一景最妙,那石笋酷似玉女下凡,俯首下望尘环,脉脉凝思,堪称一绝。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以“遍布幽奥,炫巧争奇,弘含奇瑰,玄朗映彻,层层有削玉裁云之态”等二十五字概括了玉华洞的奇观。宋代宰相李纲、理学家朱熹和“立雪程门”的杨时等都留下了许多赞美诗篇。杨时在探洞时还被迷官式的洞穴迷住了去向,差点入不能出,故有“采玉遗踪无处问”之句。可知玉华洞有三个特色:一是奇,二是幽深,三是美。

2.银华洞、金华洞

金华洞在玉华洞北西2公里处,地层时代与玉华洞相同,但以塔式与楼台式(或称包厢式)为主的岩溶地貌,从地表至地下,已知有三层之多,每层高约6米,地下洞穴被泥土阻塞,尚未清理。银华洞位于将乐东南18公里的地村南,岩溶景观别具一格,以地下官殿式为主,洞内石钟乳形态独特,如“马嘶岩”、“虎啸岩”等形象栩栩如生,但尚未清理开放。玉华洞、金华洞、银华洞合称将乐三华,已引起了中、外地学界旅游者的重视。3.鳞隐石林

鳞隐石林,位于永安城西北十三公里大湖乡,同样由上石炭世船山组灰岩与下二叠世栖霞燧石灰岩等组成,分布面积4.8平方公里(包括坑边一带),而成岩溶和石林的地段约1.5平方公里(包括新石林、翠云洞、寿春岩、洪云洞、十八洞、石洞寒泉等六个景点)。鳞隐石林,溶洞相当发育,大大小小有50多个,最大者达立方米,地表也有部分形成石林,但分布面积不广,虽成林而不伟。大湖一带的灰岩受北东南西向两条平行断裂影响,地下水沿裂隙溶蚀,产生溶洞以工字型、长廊式、迷宫式为主。溶沟、溶斗、峰丛、石芽、石钟乳、石笋、石柱等十分发育,景象惟妙惟肖,各具形态,如“双龙出洞”、“霸王别姬”、“猛虎下山”、“仙猴捧桃”等。

4.明溪玉虚洞、龟山洞以及宁化湖村天鹅洞等,地层年代均同上述,岩溶形式与结构亦大同小异,景像也极为别致,特别是天鹅洞,是闽西一花。5.龙崆洞位于龙岩雁石镇龙康村,距龙岩60公里,距龙康村二公里,地层系下二叠世栖霞组灰岩,分布面积约0.3平方公里,夹在北东向与北西向两组断裂之中,形成断块,地下水长期沿裂隙面溶蚀,特点是普遍白云岩化,石钟乳、石柱、石笋极少,以长廊式溶洞为主,顶板弧形光滑。蛇洞、布棚、天星洞、龙宫洞等均平行排列。观音洞比较宽阔,始见石笋。观音大士像由石笋形成。“龙伞”(即石菇),菇顶紧贴灰岩顶板,菇柄连底板,从顶板到底板高约1.4米,菇厚约25厘米,直径2米,圆度极高,菇柄直径约30厘米,菇柄位于中心,不偏不倚,其溶蚀沉积数量与时间应同时等量进行,殊为奇妙,值得进一步进行探测与研究。

(四)火山碎屑岩地貌景观此类地貌景观,相当于雁荡型,分布于闽中峰山一戴云山、大帽山一线以东地区,其地层距今约1.4亿年至1.2亿年间侏罗纪南园组至早白垩世石帽山组,由一套火山凝灰岩、流纹岩、凝灰熔岩、熔结凝灰岩及凝灰质砂岩、泥岩和硅化凝灰岩等组成。在硅化强烈地段,岩石坚硬,形成城堡状,尖峰状,锯齿状等奇峰异石的景观,有些景区可与雁荡山风光媲美如闽候雪峰山、五虎山、十八重溪;永泰方广岩、姬岩、福清石竹山;仙游石柱山;南平九峰山;长泰天柱山;宁德支提山;闽清大帽山(白岩山)等。

(五)变质岩地貌景观

包括古老变质岩与动力变质岩两大类型组成的地貌景观,如南平茫荡山、建瓯风凰山、泉州桃花山、灵秀山等。前两者以巍峨雄姿见称,后两者以动力变态出奇。

(六)玄武岩地貌景观玄武岩地貌景观,以龙海牛头山一镇海一带为典型的景区,它距今约六千三百万年左右的上第三世佛县群。玄武岩形成六方柱状节理,鳞次栉比,形态优美,是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地方之一。

(七)滨海地貌景观此类地貌景观包括海蚀型、滨海砂滩型(浴场)等。本省岛屿有0多个,海岸线总长度达多公里(直线公里),滨海一带主要以火山碎屑岩与花岗岩两大类型岩石为主,少量变质岩。海蚀、海积现象普遍存在,有的还形成优美的景观。从北到南,如福鼎的大嵛山岛、宁德的三都澳沿岸、闽江口、平潭岛、湄洲岛、金门岛、厦门岛、东山岛等。特别是平潭岛三十六脚湖及青峰、苏澳一带的海蚀穴、海蚀柱、海蚀蘑菇、海蚀崖和闽江口的金刚腿、五虎礁以及海滨沙滩(浴场)等景观,素享盛名。1.平潭岛平潭岛为我国第五大岛,位于福清县东,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相望,西临海坛海峡与龙高半岛对峙。岛之周围,大小岛礁密布,岛屿有个,礁石个,加上平方公里的平潭本岛,总面积达平方公里,是一个千岛之县。最高峰君山,海拔.6米,其余绝大部分海拔在米以下。低丘和台地主要由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及少量混合花岗闪长岩等组成。此外尚有侏罗白垩纪的火山岩系,目前,这些岩石在不同高度均可见到斑斑的海蚀痕迹。最为奇观的景点如青峰的“仙人桥”(海蚀拱桥),苏澳海上的“钟门纽”,看澳的“老鼠山”、“石牌洋”,小湾的石镜,东尾的“仙人井”、大福的海滩岩以及三十六脚湖四周的“海蚀柱”、“海蚀龟”、“海蚀蘑菇”、“海蚀坑”、“风动石”等独特多姿的景观,把三十六脚湖点缀得如花似玉,“湖光潋艳千姿美美、海蚀景观百态娇”。湖的面积达万平方米的泻湖,是我省唯一的一个最大的天然淡水湖,现已高出海平面约15米,是研究海岸上升的一个重地。此外,县东2公里的龙里,靠近海壇湾,海浪平静,沙滩平缓广阔,是优良的海边浴场。

2.厦门曾厝垵曾厝垵位于厦门岛正南方,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一公里,背山面水,最区遍布燕山晚期花岗闪长岩,形成“佛手”、“猕猴观海”、“林中罗汉”、“擎天一柱”、“虎啸山林”及“荔枝山”、“一线天”等海蚀景观,可算是海滩奇景。

3.东山岛东山岛除东北角分布燕山晚期二长花岗岩外,大部分地区为三叠至侏罗纪的变质岩。城关东门外海滨悬崖上的“风动石”,闻名遐迩。风动石高4.73米,宽4.57米,长4.69米,重约吨称“天下第一寄石”。明代诗人李楷,曾赋七言律诗一首:“*斧何年巧弄丸,錾得拳石奇层峦,翩翩陈陈随风漾,转转轻轻信手搏。潮撼孤根危欲坠,雨余苍苏秀堪餐,五丁有意留奇迹,特为天南表大观”。这首诗生动地叙述了“风动石”的形成,由于海浪冲蚀的结果。

4.长乐猪脚山、闽江口五虎礁,浮江岛海蚀礁滩、闽安镇“金刚腿”等都是海蚀留下的各种形迹,诚八之大观。

(八)溪湖地貌景观

此类景观,包括溪、湖、流水飞瀑等三大景观,如著名的屏南鸳鸯溪、平潭三十六脚湖、福鼎大嵛山岛花岗岩中的天然淡水湖、周宁九龙漈、仙游九鲤湖飞瀑、泰宁金湖、武夷山九曲溪以及其它人工湖泊,如古田水库,福清东张水库、永安安砂水库和福州西湖等。

二、科学考察型景观

此类景观,包括两大类型:(一)典型化石、岩石、矿产;(二)重要地质现象。(一)典型化石、岩石、矿产

典型化石:如永安板头二叠系一三叠系过渡层中的刘氏假菊石、亚洲假提罗菊石、马平假提罗菊石及植物化石;崇安武夷山早白垩世的泰昌中鲚鱼、屏南大溪早白垩世的东方喙龙等化石。

典型岩石:如福州魁岐碱性花岗岩(晶洞钾长花岗岩);福州的寿山石;平潭岛大福上升型海滩岩(C14测定距今年);东山岛康美村前港湾和古雷半岛的海滩岩,前者为沉溺型(C14测定距今年),后者为掩埋型(C14测定距今0~3年)。此外如莆田平海乡的海上砂丘岩、泉州后渚的韧性剪切带的糜棱岩、华安三叠系底部的九龙壁等。典型矿产:漳浦三水型铝土矿,平潭和东山的标准砂、玻璃砂,南平钽铌矿、龙岩高岭土及福清叶腊石。(二)重要地质现象包括著名古火山口、间歇泉、矿泉(包括氡泉)、温泉、自喷泉、上升泉等。1.著名古火山口本省古火山口是出色地质景观之一,它分布于闽西、闽中、闽东沿海带,尤其沿海一带较为壮观,其中首推龙海市镇海牛头山火山口,次是福清凤迹火山口,再次是沙县大佑山、德化石牛山、浦城毛泽、永定堂堡、平和崎坑、云霄金坑等地的火山口,其喷发时期多距今约1.2亿年间的晚侏罗世,其次是早侏罗世、早白垩世与第三纪。镇海牛头山火山口,形成于距今约6至7千万年间晚第三纪,火山口一半没海,在退潮后显出整个完整的椭圆形,长轴北东向,长米,短轴70米,在退潮后显出完整的椭圆形,景观雄伟壮丽。凤迹火山口,形成于距今约1.4亿年间的晚侏罗世,由角砾凝灰岩、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质熔岩、集块岩、集块熔岩、角砾岩以及火山弹等组成。它是由层状火山口经塌陷而形成的破火山口,层次明显,规模巨大。2.各种类型泉泉是本省地质现象特点之一,如间歇泉、矿泉(包括氡泉)、温泉、上升泉等。如顺昌石溪畔上的间歇泉,全天流水淙淙,不时发出由远而近的隆隆声,随之一股清沏泉水喷涌而出,哗然从陡坡奔流而下,汇入溪中,涌水3至5分钟后,水量骤然减少,再过10余分钟流水中断,但在洞口仍可听到潺潺流水声,由大变小而消失。泉水断续喷涌的同时,距该泉50余米处,地面上有一石洞也出现水涨水落现象,时涌时停,水位时升时降,日日夜夜,周而复始,永不停息,可称奇泉之一。福州、漳州的城市温泉,沿海一带大大小小的温泉、矿泉(包括氡泉)、自喷泉等均引起广大旅游者和科学工作者的注视。此外沿海一带各种复杂的地质现象如变质带、断裂带、混合岩带等是研究大陆边缘构造活动带的科考要地。观赏型景观与科学考察型景观无严格界限,有时既可观赏又是科考重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